時間之河 緩緩流過
歲月洗禮 悠悠溯源
鄉親奔走 步步扎根
吉東新芽 代代茁壯
本校創設於民國42年9月,至今已超過六十年歷史。創校前本校原屬於吉洋國民小學學區。因當時學生上學,路程遙遠,交通不便,學生到校經常遲到,影響學業頗大。地方人士有鑒於此向鎮民代表會反應,於民國41年11月經鎮民代表會通過,後經積極籌畫,始完成設校本校。至今培養人才無數,造就博士、碩士眾多,均在社會各階層服務,貢獻國家,為學校添上無上之榮譽。
據校友回憶民國41年初,在鎮民代表會上班的曾永丁先生,提案在吉東地區設立國民學校獲得通過。民國41年底,縣長洪榮華至美濃剪綵,鄉親李添財先生力邀縣長來吉東看校地。當時物資困窘,鄉親陳居財先生聽聞消息,趕忙回家拆下門板,撰寫歡迎字報插在田中。
縣長看到鄉親殷殷期盼,當下立即答應由高雄農改場秧苗田撥用田地給吉東建校,名為「吉東國民學校」。在民國42年初動土開工,同年9月校舍落成,招收一年級2班學生,並由吉洋國小轉入1班二年級學生,共計3班學生正式開始上課。
曾永森先生回憶口述:「當時因為經費拮据,只能建造3間磚牆,卻是茅草屋頂的房子。」陳仁賢先生和黃勝雄老師也回憶說道,後來學生人數逐年增加,3間教室已不敷使用,所以必須增建教室,而經費是採「三對等補助」方式分攤,即中央政府、縣政府和地方家長各分攤三分之一。吉東之興建得之地方鄉親和家長實在太多,怎不令感念!
據楊美香女士回憶道,民國50年代的校門是時任會長的邱金玉先生捐建,第八任校長吳長庚也回憶說,後來再重建新校門,是地方仕紳陳福春先生捐助經費,在當時,這筆經費可是可以買一分地的價格。
十方有愛,匯聚吉東,一路走來,鄉親大力支持,師生回饋貢獻,陸續有校友鍾運輝董事長、退休主任張冬生、退休教師馮魁光和吉東親友陳福春先生、黃連庭先生、李春華先生,以及地方仕紳張吉安總裁、劉清元總裁、張秀昭董事長、陳羿銘董事長、徐秀榮董事長、鍾蔡瑛珠執行長、吳長珍女士、黃馨柔女士、徐哲文院長、曾文忠老師、劉成滄師父、宗惟師父捐助獎學金或協助興學,更有歷任家長會長、委員、顧問、家長、校友和各地慈善會、基金會捐助大小額校務發展基金,走過茅草風雨、寒窗刺骨,吉東在這塊原本土壤貧瘠的土地,眾志成城,堅苦卓絕,燦然開花!
如今新校舍落成,學校是美濃區提升英語學習成效實驗計畫中心學校,是旗美地區自造教育行星基地,是高雄市小校聯盟、合唱聯盟、草地聯盟學校,是高雄市十二年國教共備基地和前導學校,也將在108學年度正式成為全國第一所客家實驗小學。吉東在前人的努力下,成果豐碩,吾人將秉持創校精神,繼續寫下燦爛新頁,開創新的歷史!
學校沿革
一、民國42年1月6日奉准設立學校,農林廳高雄區農林改良撥地一台甲為設校用地。
二、民國42年2月25日建築校舍動土開工。
三、民國42年8月5日奉准學校名稱高雄縣美濃鎮吉東國民學校
四、民國42年9月8日校舍落成典禮。
五、民國57年8月1日改制高雄縣美濃鎮吉東國民小學實施九年國民教育。
六、民國58年4月農林廳高雄區農林改良場續撥地一‧O八台甲擴充校地。
七、民國87年8月1日奉准成立附設幼稚園。
八、民國88年8月成立客家歌謠班。
九、民國88年8月成立夜間補校。
十、民國99年5月因校舍老舊,縣府核准報廢改建。
十一、民國103年12月新校舍完工。
十二、民國104年12月12日辦理新校舍落成暨創校62周年校慶活動。
十三、民國106年6月29日成立FabLab自造者教育基地-吉東行星基地
歷任校長
任次
|
姓名
|
在任時間
|
第一任
|
林金琬
|
42.09 ~ 44.08
|
|
劉秀榮
|
44.08 ~ 49.10
|
|
林金琬
|
49.10 ~ 55.09
|
|
鍾兆祥
|
55.09 ~ 59.10
|
|
鍾兆銘
|
59.10 ~ 67.08
|
|
黃清官
|
67.08 ~ 71.08
|
|
劉秀榮
|
71.08 ~ 76.11
|
|
張冬生
|
76.12 ~ 77.07
|
|
吳長庚
|
77.07 ~ 83.03
|
|
蕭博一
|
83.03 ~ 86.02
|
|
邱善輝
|
86.02 ~ 89.08
|
|
劉昭雄
|
89.08 ~ 92.07
|
第十二任
|
巫榮嬌
|
92.08 ~ 95.07
|
|
李坤松
|
95.08 ~ 98.07
|
|
|
|
第十五任 |
|
|